跟甲方朋友們聚會交流的快樂,來自于他們會拆穿一些裝X的故事。
關于私域,有些甲方朋友會苦笑,說我們的私域要花費大力氣去做,但最后卻并沒有效。但是,我們又必須得做,因為上面(老板)要求要做。
難道就是為了幫老板裝一個X?
我在各文章中一直強調,圍繞消費者為核心的營銷,是幾乎所有的企業都值得做的,但圍繞消費者的營銷不只是私域,而且一個企業是否適合做私域,也是有講究的。
即使是適合做私域的企業,大量企業也只不過建立了大量的無效私域!
為什么無效?
沒有建在正確的地方。
很多企業對私域的理解,存在一個根本性的錯誤。
那就是,既然是“私”的域,就是我自有的一塊領地,是我專門為我的消費者構建的一塊獨立王國。
更準確的比喻是,為消費者們,建立的一座品牌主題樂園。
消費者們,到我的主題樂園來玩吧!來購物吧!來獲取一切你想與我的品牌相互動的東西吧!
消費者不去。
那我用豪華大巴車接你們去(投放大量公域廣告引流)!
消費者被領了過去,但消費者不玩,也不買。
一段時間之后,經費沒有了,豪華大巴車沒有了,消費者也就不再去了。
品牌私域的運營者心累,說,我這里花了大錢做了各種投資,游樂場里什么都準備好了,你們(消費者)怎么就是不來呢?來了怎么就是不玩呢?
所以,我看呀,私域沒啥用,空架子,沒有用戶的。
另一個品牌甲方,說,我們也建游樂場,我們游樂場的消費者一直人很多呀!
但我們的游樂場跟你們建的,有區別。
我們沒有花特別多的錢,去建一個包羅萬象的豪華游樂場。相反,消費者在購買我們東西的時候,或者在其他場合跟我們接觸的時候,我們順便跟他們說一聲,你買我們東西(或者跟我們接觸的時候)旁邊有個小游樂場,你要是感興趣,就去玩玩,在那里買東西或者跟我們打交道,更簡單更省事!
反正,就是我們把游樂場建在消費者聚集的地方,無論是他們買我們的東西,還是先跟我們交流,或者尋求相關信息的各種場合。
各種場合很多,游樂場也就建的多,都不是什么大型集中化的游樂場。
我們最終還是會有一個集中化的、大型的游樂場,這個游樂場要解決會員問題,要解決權益兌換問題,還可以搞出很多各種花樣翻新的玩法。只不過,這個大型游樂場不是一開始設計出來的,而是時機成熟了再建立的。
各個小游樂場里玩的開心的消費者,坐著直達班車從小游樂場到大游樂場的。大游樂場慢慢熱鬧了,也慢慢能吸引其他的消費者前來。
最后,他強調道:直接在你自己的地盤搞一個大游樂場,消費者不去呀!因為,這個場景是你強加給消費者的場景,絕大部分情況下都不是消費者真正有需求的場景。
這么說吧,有消費者真實的場景,才有“小”私域,有了小私域,才有“大”私域。這才是一個有生命力的私域生態。
聽著這個做法,其他甲方朋友紛紛點頭,若有所思……